兰州场地装修网络社区

F名家|在轻重之间走——读巫卫东的画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荷塘深处有佳色 68×68cm 纸本设色 2011年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或近或远、或明或暗地对应着创作者彼时的生活、思考和观察,这就为欣赏者提供了一个超出于作品画面的空间,从而使创作者在画面后更完整和立体地呈现出来。从这一点上说,"画为心声"无疑是最精炼的概括,而读巫卫东的画,恰恰使我能强烈地感受到他通过画所传达出的经历和心绪,使我在欣赏一个人作品的同时也开始了解一个人。



  清风云起 68×68cm 纸本设色 2011年

  巫卫东的艺术之旅并不是从一而终,"变"成为他前行的主线。而每一次变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其实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他早期的作品以油画为主,笔触生硬粗砺,情感奔放无羁,所画人物景观都是他眼中苍茫厚重的西部。画面中人物与环境有种内在的紧张感,饱满的色调和讲究的构图显出作者的雄心和抱负,既蕴含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审视,也有种征服自然的欲望。此时的画与他的人一样年轻而有勇气,大刀阔斧,壮怀激烈,充沛着生命的本能和渴望,有种青春的激情和纯粹,自然无须节制和低调。



  晨风 180cm×90cm 2015年

  这时的作品风格显然偏重,如同苏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一派豪放气象。这种审美选择对于一个成长于西部,受西部山川和风土人情气质蒙养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是自然的也是真诚的。

  青春需要释放,青春也需要沉淀,在浓墨重彩唱大风几年后,巫卫东突然转向了。这一转不但画种从油画变成国画,而且情调也一下从豪放而婉约。他开始有滋有味地画起了美人图,美人相伴,自然画风柔美。此时再欣赏他的画,判若两人,豪放不再,已是如柳永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了。



  寻源 200cm×180cm 纸本设色

  风格的轻重因人而宜,因心境而移,本无需定型,无所谓高低,但这种从一个极端向另一向极端的迅速转向还是让人瞠目结舌。不知这种转变缘于巫卫东心境的变化还是自我的挑战,他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但细细一想,倒是能看出巫卫东的勇气,他似乎在有意颠覆自己的艺术趣向,意图打破西部画家"非大不取,非雄不立,非苦不画"的概念化思维,从而在轻重相宜中寻找真正属于自我的需要。



  岁月  68x68㎝    2013年

  这种风格的转向使巫卫东的作品从一种大众的共鸣走向了个体的偏好。他不再刻意于追求雄强博大的"大"境界了,而转向直逼灵魂的"小"情趣;不再专注于笔墨和造型的技术能力,而在意于人物的气韵和神采了。他其实是更靠近了自己的心性,让个人的内心开始说话。只是他走得过于坚决,过于彻底,过于迅速,让一下习惯了他画风的人有些不适应。但对巫卫东来说,从写实到写意,从表现到再现,他表现出了惊人的适应力和从容心。



  药乡晨曲 200x400   2012年

  中国的"美人"历来都是文人言情寄怀的对象,从屈原开始,美人其实就是自我品性和理想的化身。巫卫东的古代美人图可以说秉承了这种传统基因。他笔下的美人或执扇赏画,或荷塘泛舟,或雨中垂钓,或山中赏菊......美人们徜佯于山水之间,寄情于自然之野,那眉羽间散淡、恬静的神情和美人衣褶间荡漾的悠然、轻松都让人放怀心境,得畅神之趣。这样的意境对每一个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人都是有吸引力的。这让我想到巫卫东喜爱古典诗词,尤其是对李清照诗词的偏爱,原来一切都是缘由心生的。

  但事实显然并不能这么简单的推断,在这种轻重之间游走的巫卫东显然有其更深的艺术思考和实践。我近日认真看了他的水墨人物系列作品,才知道在画美人图的同时,巫卫东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西部寻梦。



  暮 180cm×90cm 2015

  他的这一类水墨人物画仍然大多脱胎于民族和乡村题材。不过与他用油画笔表现有所不同的是,他用水墨表现出的藏族人物不再过多的关注人物外在的体态、服饰和色彩,而是着意于用黑白灰的笔触表现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源于他精确的造型能力和对笔墨的理解,他的作品往往能从纯写实的记录中传达出一种文化的诘问和审视。他的画中人物平和、安静、朴素,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纯粹的原生状态,它既不同于有些画家过眼云烟的好奇一瞥,也不同于有些画家对人物外在形式的过分渲染铺陈,它更忠实于人物的本来面目,更纯了,更干净了,也更加接近于藏民族的整体气质,这可以说是他水墨藏族人物的一个亮点。而他最新创作的《寻源》一作似乎可以看出他新的艺术探索。画面中不再是藏族人物的简单造型和动作集成,而是在图中切入了一位现代都市女青年,由此造成了一种新的人物关系和情境。画面中动静的结合,人物关系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审美角度的重新确立,都在标志着巫卫东已不满足于形象的表现,而更在意于个人思考的再现和身份的转换,图中的都市女青年完全可以看作巫卫东个人心境的在场。这种由旁观者身份到画中人身份的转换可能意味着巫卫东对自己艺术风格的又一种选择。他也似乎在说明,所谓风格轻重对他是没有限制的,他更喜欢在两极之间走钢丝,以此来锤炼个人的技艺,并由此拓展自己的画路。



  暮归 96cm×90cm 2014年

  对一个年青的艺术家来说,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尝试正体现着画家对自我的不满。他敢于否定自我,敢于尝试,敢于放弃可以带给自己利益的既定样式,敢于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寻觅自己的艺术之梦,他也因此敢于承受失败和不足,但他终究是勇敢的,是可期待的,是令人敬佩的。巫卫东,正是在这一点上,让人看到了一个画家的心境所在和希望所在。

  艺术家简介


  巫卫东,1967年生于河南,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兰州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四个一批人才,兰州市领军人才。师从冯远、杜滋龄、陈钰铭先生,现就学于中国国家画院杨晓阳高研班。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详情>>  


声明:本平台上的文章,除注明转载外,均为原创,欢迎转载及分享;转载请勿篡改内容,并且注明出处。“图说天下”为我司正式注册商标,此微信为其唯一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其他账号若以“图说天下”名义发布信息均为侵权,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免责:本平台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平台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使用的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请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留言,我们会在后续文章中声明;如觉侵权,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谢谢关注和支持!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