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场地装修网络社区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基于项目学习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与应用研究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国教育信息化在线每周五开设“案例分享”栏目,主要分享推广教育信息化成功案例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欢迎踊跃投稿,优秀的案例有机会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上发表。选题讨论QQ:154068755;QQ群:11136441。


 ,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核心目标之一是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支持师生、生生、家校间学习互动与交流,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当前信息时代,各种社会性沟通与分享平台不断地涌现,微博、QQ空间、飞信、微信,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每一个人都热衷于发布个性化的信息,向周围的人诉说我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因此我们不用打电话和发短信就能知晓彼此之间的状态。网络Web2.0的趋势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网络公开课、百度文库、新浪爱问、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和虚拟学习社区,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学习。然而开放的网络,对于缺乏自律和辨别能力的中小学生而言,仍然需要教育者的引领,为学生筛选优质的教育资源,构建一个既开放又安全的学习环境。


  为了让学生能善用网络,体验网络的丰富多彩,我们从2011年开始专门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www.zjgjy.org),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思品和学校常规教育,开发了学生乐于参与、知行合一的综合性学习项目,学生在完成在线学习项目的同时,不仅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体验到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过程,创新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目前综合学习社区有注册用户4599位,有学生、教师、家长和校外志愿人士。共发表帖子数16335条,有15个主题课程,7个品牌活动,8所本市协作学校,5所外省市加盟学校。相关研究成果《构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基于社会化网络的综合学习社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我的厨房我作主》《互联课堂开创社会化学习新体验》《基于群学网的校际协作学习的教学实践》在国家级信息化刊物发表。其中《基于社会化网络的综合学习社区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录取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2013)中小学教师论坛,并进行大会口头报告。参加“2014-2015联想—友成公益创投教育信息化创新项目”评比入围15强。项目案例《你会吃零食吗》入选第六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大会学案作品集。2015年10月23-25日,应邀参加2015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与发展论坛作专题分享。2016年1月14-16日,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智慧研究院举办的首届中美智慧教育大会作分享,入选十大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模式之一。


综合学习社区系统架构

  学习社区的技术核心采用腾讯旗下Comsenz公司推出的开源专业建站平台DiscuzX2,它把论坛(BBS)、社交网络(SNS)、门户(Portal)、群组(Group)、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应用充分融合于一体,帮助网站实现一站式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构建数字化学习社区的绝佳平台。

  1.一个用户中心。社区的文章管理模块、论坛模块、群组模块、个人空间模块只要注册一次,就全站通用。在首页“我的中心”可以快速的发布各种信息,“我的中心”是用户的中心,这里包括了与用户相关的大部分信息和设置,其中有微博、相册、日志、分享、帖子、群组、活动、投票、辩论、收藏、好友、任务、道具、勋章以及漫游应用等信息。这样就便于用户对个人知识进行管理,综合体现个人的价值。

  2.联系更紧密。个人空间的“动态”加强了以“人”为中心的功能,不再仅仅以展示信息为主。具体体现在动态的更新就是“用户”动态的更新,这个会员无论是发了日志、传了照片还是发起投票等行为,都体现为:“用户头像”+“动态”,让用户真实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处不在。

  3.分享网络资源。个人空间的“分享”功能,能够把有价值的网址、视频、音乐、Flash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一起来做,就能收藏整个互联网。另外,也可以把本站优秀的日志、论坛帖、相册分享,推荐给有相同兴趣的用户。

  4.强大的群组功能。用户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关系、话题、活动等组建自己的讨论区,这为教研组、备课组、专题研究、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持。

  如果仅以Discuz! X2作为搭建综合学习社区的平台,就可能会成为一个信息的孤岛,与外界缺乏信息的交互,就不能构建一个具有社会化网络特质的学习社区。据调查,学生平时玩得较多的是QQ和网络游戏,除了老师布置网上收集资料,没有主动参与网络学习的意识。我们认为,互联网缺乏适合的学习环境是导致这个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指导学生建立以综合学习社区为基地,以好看簿、腾讯微博、QQ邮件、QQ群、金山快盘为连线的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当学生把综合学习社区上的帐号与个人的QQ号绑定后,只要在社区上发帖和回帖,平台自动会生成一条微博到学生个人微博上,看到同学优秀帖子也可以分享到微博。好看簿上的图片故事收到评论时,QQ邮箱就会收到提醒。各个社会网络平台之间的信息流动,会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教师创设的学习场景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基于项目学习的在线微课程开发

  基于项目的学习往往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并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强调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将结果以作品或产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通过反映人们真实生活、学习环境的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完成实际工作的能力。通过提高问题解决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最终培养出能自觉学习、有良好的自我导向能力、以及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创新型人才。微信公众号上海教育近期分享了程红兵校长的文章《跳出形式化的藩篱》,文中指出,“今天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基本停留在形式化的程序模式上,几乎成了一种潮流。这些模式建构不能说没有作用,起码使教学更规范,课堂更有效,学生发言更积极。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变化都是形式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初级阶段的变化;我们更应该关注从专家课程(教材),到教师课程(教学),最终转化为学生课程,我们需要课堂里深度变化。”2014年4月7日晚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头条以长达近5分钟时间,推出了题为《谢家湾小学课改:一次艰难的探索》的报道,该校今年将过去的十几门课程整合成数学与实践、阅读与生活、科学与技术、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5门“小梅花”课程。从程红兵校长的观点和谢家湾小学的课改来看,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之一应该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要统整各科教材,以研究性学习专题方式,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愿学乐学。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工具和学习社区的作用,学生结合项目学习的任务和自己的兴趣,搜索、发现、整理需要的信息,创作电子作品,再到相应的学习社区分享,参与互动。教育者借助技术的支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从而达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依托综合学习社区,教师只要会文字输入和上网操作,就能开发出基于项目学习的在线课程。WebQuest是设计网络主题探究学习的典范,却一直没能在国内得到普及应用,从技术上说,虽然柳栋先生在惟存教育网上提供了WebQuest模板,但制作者仍需要有一定的网页制作知识,做完后要得到学校网络管理员的协助才能发布。而且一个Webquest探究学习方案是由几张静态网页组成的,只能说是一个网络上的“指示标志”,它只能告诉学生你应该如何做,却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随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即使在Webquest上有教师的电子信箱,但在解决问题的时间上还是滞后的。而基于论坛的Webquest,可以看作一个引导学生实践探究的“导航员”,学生随时可以把活动情况和问题发表在相应的模块,教师也可以随时把活动评价与活动建议发表在学生的日志后面,探究活动效率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如在“小手机大世界”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活动方案对论坛版块进行分类,分为“问题、探究、资源、分享、评价”等几个模块,教师以主题帖的形式引领活动的进展,学生在网上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对相同主题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组成一个活动小组,组长在学习社区的“协作小组”版块,以课题的名义申请一个网上小组,在商定好小组活动方案后,大家就能分头行动了,把本小组的活动方案、阶段成果、或者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搜索到的资料发表在小组主页上,教师可以随时查看到学生活动进行的情况,并对学生的问题直接在网上解答。还实现跨班级、跨年级开展,如果有可能还可以吸引外校的学生参与。学生在网上发的所有信息都汇集到个人空间,其实就是一份真实的电子档案袋,它不仅记录了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也可以发表自己的作文、日记和学习反思。

  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学习社区的操作,及时对学生的帖子进行管理,指导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参与互动。可以单独申请一个QQ号和邮箱,收取学生的电子作业。要申请一个360云盘帐号,加入到综合学习社区文件共享群,上传和分享学生电子作品。

  其次,项目学习的开发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宜网络进行,而且要结合学习社区的特点,对原有的活动设计进行结构重构,要让技术应用不生硬,让技术与活动相融合。学生活动要以混合式的方式开展,既要有现实课堂的分组讨论、制作、采访、参观等,也要有网上的交流与分享,二者互补,线下实践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动手能力提升,线上交流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开展远程的协作学习。要针对同一个课题,组织跨校的协作学习活动。学生在小组协作模块建立研究小组后,不同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加入参与研究活动,将不同学校的差异转化为相互学习的资源,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在教师的帮助下,亲身体验、探索世界,学习并把握“21世纪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社区内涵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从中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探究的课程,课程领域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与实践。因此项目学习主要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进行。目前对于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用的个案和论文也非常之多,但仅仅局限于用技术来解决某个实际的问题,而没有建立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实践分享社区,无法形成系列的、可再生的课程资源,也就失去了深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机。我们成功申报了江苏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依托社会化云计算服务,搭建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平台。加盟国际知名数字化学习社群,引进公益机构开发的社会课程,开发基于问题导向的多学科学习项目,给予学生一个以国际化的视野,展示自己团队协作能力、反思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混合式学习社区。

  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首先是积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资源,基于网络主题活动的开展,既是参与师生的活动过程记录,也是一次活动资源的积累,为活动的下次开展提供借鉴。作为过程资源,其特点是可以无限有效地使用,其过程不但不会是重复的,相反却是不断发展的、不断丰富的过程。其次,基于网络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的成员不仅有老师和学生,还要有家长、社区志愿者、公益组织的参与,以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形式,共同打造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平台。第三,可以区域化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


拓展社区外延,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要在综合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基础上,邀请外省学校师生、家长、校外志愿者、公益教育机构参与或合作开发课程。综合学习社区未来将走区域联盟发展的思路,通过共享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公民奠定扎实基础。

  1.基于群学网校际协作学习

  学网是有台南大学开发的网络课程平台,功能与Moodle相类似,但其操作流程对教师的网络课程设计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就象WebQuest有固定的模板,教师只需要把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填进相应模块,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课程设计。我们课题组在群学网上开发了微课程《校园植物大搜索》,有四所学校共同参与这次远程协作学习活动,有台湾省嘉义县福乐国小,江西省吉安县敖城中心小学,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中心小学和甘肃省兰州市四十六中。各地区学生用网络相互交流,了解不同的校园环境和地区植物种类差别,学会独立重点观察某种植物,了解生长习性和特点,记录秋冬变化情况。分组制作校园植物分布图,了解校园植物分类和数量,对校园绿化布局提出建议。

  2.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青少年“1+6”气候影响力行动是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IED)青少年能源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YSEE)与搜狐公益频道合作推出的公众活动,以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通过“1名青少年影响周围6个人”的主要形式,鼓励青少年发出自己的气候主张,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和行动。万红小学组织六年级学生参与了第二届青少年“1+6”气候影响力行动,“保卫森林,拯救气候”是本次活动总的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上,就是践行低碳生活的理念,节约资源,废旧再利用,积极宣传低碳生活的有效做法,让更多的人开始低碳绿色的生活。这次全国性的活动是以网络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师生从网上获取活动信息,再到学校所在社区进行环保宣传,接着再回到网络进行交流与总结。(作者:黄利锋,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