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河南许昌一女子因不满隆鼻效果泼粪打伤医生,,。2016年以来,各地发生多起医患关系舆情事件,如“衡水男子怀疑医生救治不力对其连捅数刀”、“广东医生陈仲伟被患者尾随砍杀”、“北医三院产妇家属大闹医院”等,持续推高医患关系话题热度。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2016年医患关系舆情的特点,从媒体、公众、医院三方角度进行解析,并提出建议,以期各方共同努力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患关系舆情中,恶性伤医事件一贯最受关注。据数据显示,2016年前9个月媒体公开报道的恶性伤医事件共42起,平均每月发生起。而从2012年至2015年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分别为31起、37起、39起及49起,平均每月分别为2.6起、3.1起、3.3起、4.1起。
从2012年以来,关于医患纠纷的新闻报道不断增多,2015年全年相关报道达4.16万篇,而2016年前9个月的相关报道已与2015年相当,不难看出,2016年相关舆情热度呈现持续升温势头,其中不乏广东医生陈仲伟被患者尾随砍杀、。此外,在报道中与医生相关人群也成为受害者,比如湖南益阳一医生儿子被患者跟踪捅伤。这说明,医患施暴对象开始出现针对医护关联群体报复性的泛化倾向。
2016年,。以“医患”和“媒体”共同为关键词进行搜索,2016年相关新闻报道达1290篇,而在2014年和2015年仅为432篇和695篇。在多起医患关系舆情事件中,、、《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均发出“理性的医媒互动才能激发出社会正能量”的呼声。此外,福建省6月份在全国率先出台规章明确媒体对医患纠纷失实报道必须担责,也引发了医媒关系议题在社会治理层面的讨论。整体而言,,认为不少媒体在报道中惯用博人眼球的手法丑化医院。仅部分网民认为媒体在推动医疗改革方面作用不可忽视。在2016年多起医患关系舆情中,事件的曝光渠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如“魏则西事件”从知乎知识问答社区发酵。随着新型网络社群的兴起,重要信息源头开始变得更为多元,也令相关舆情更容易引发讨论。同时,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传播中扮演了更活跃的角色,令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裂变式传播。在医患类新闻报道中,媒体显示出“弱者同情心理”的倾向,常常采用患者“受难式”的叙述方式进行报道,内容隐含了“正当权益受到医院或医生侵害”的假设,这种倾向化报道极易忽视议题的正面价值,,加剧对医院的情绪化攻击。这一现状与部分媒体人员缺乏医学专业知识、在采访时对关键问题理解不到位、在描述事实时不够全面准确不无关系。此外,,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时,就开始过度炒作,激发公众不满情绪,成为舆情不断升级的导火索。近年来,媒体对于医患纠纷的负面报道偏多,,甚至有调查机构将其列为网络“黑五类”(即官员、、专家、医生、警察)。在医生群体被污名化、脸谱化、标签化后,公众也会对医生群体形成偏见认知,而这一刻板印象直接影响公众的价值判断。正如,在多起医患关系舆情中,多数网民第一反应总倾向指责医院或医生,在判断是非时总是不够理智冷静,而是急于“站在道德高点”予以评论。,、医院失责的声讨和谴责。反应速度迟缓: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没有明确的网络舆情主管部门,很难对舆情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同时,当下网络舆情从曝光到发酵的时间越来越短,往往出现舆情急速发酵而涉事医院尚未察觉的情况。此外,医院对舆情缺少敏感性,出现医患纠纷后处于犹豫观望的状态,不能及时跟进解决,失去了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的主动权。处理手段落后:在舆情爆发后,医院往往疏于引导,,甚至在一些敏感事件中还出现限制、躲避乃至拒绝媒体采访的现象。待到舆情危机形成后才仓促应对,发布的内容含糊不清或避重就轻,,丧失了对舆情的控制权。权威信息缺失:在此类舆情初期,由于网络爆料和媒体的倾向化报道,不少不实信息出现扰乱公众视听,而大多涉事医院未能及时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渠道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同时,在重大医患舆情事件中,涉事医院的回应往往不能令公众信服,这需要其管理部门的发声和介入,,但是由于机制原因,在类似事件中,管理部门出面较少。近年来,暴力伤医、“医闹”等恶性事件频繁发生,已经影响到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政府公信,成为社会治理的难题之一。从2016年目前的情况分析,短期内医患关系舆情事件仍呈现多发、易发的趋势,妥善处置和应对此类事件,需要多方面、多部门的共同努力。在媒体方面,,反复核实报道信息,成为行业好声音、正能量的传播者,积极推进医患关系的弥合与社会共识的凝聚。在政府方面,应最大限度将医患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大纠纷案件查处力度,及时打击恶性医患纠纷事件责任人,有力扞卫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医院方面,应充分认清互联网和新媒体对医院建设的影响,加强医院危机防控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危机事件处置机制、新闻媒体联络机制,形成反应敏捷的危机防控体系,为有效预防和化解危机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