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场地装修网络社区

人无完人,观众的看点在哪里?(第1105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点击↑蓝字即可订阅

作者 |  陈秋平 张珂  校对 | 方一安、顾仲源


电影就是生活的缩影,好人很多,坏人也很多,这一期老师将教给大家如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如压弹簧、人物的动力等,以及长期困扰编剧的问题——真实可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敲黑板画重点,本期张珂老师将讲解116条中的56-70tips1-10条  11-25条 26-40条   点击即可查看)

 

编剧学徒福利第五发

116条之 56-70


56.【铺垫】


实质是自引爆到高潮期间编剧和观众的心理博弈,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被挑逗起来,编剧在满足和抑制之间来回摇摆,直至将观众推向难以忍受的极度亢奋状态,最终满足之。听起来有点色情,但非如此难解释。


关键点:


1.紧扣观众的欲望;

2.度,不足若隔靴搔痒,过则冷却;

2.总体上扬,一浪高过一浪。

 

讲评:铺垫是为了达到最终的戏剧目的而达到的一种戏剧手段,铺垫有几种使用方法,常用的一种是伏笔,也就是丢一条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或情节,最后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情节有些是客观发生的,有些是主人公自己有意设置的。在写伏笔时不可写的明显,要让观众感觉到但不能看出以后会起到的作用。第二种铺垫是情绪上的铺垫,比如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给最后来到大高潮。还有一种是反着写,故意给他做的压抑,让高潮来得更猛烈,即欲扬先抑。在扒剧本时可以在情节天书里把情绪高潮的部分标红,便于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


 

57.【交手】


除了特别处理、铺垫、过场,对手戏强调交手,这是对手戏好看与否的关键。


从几个方面交手:


1.有人出招,对方接招(对立);

2.误读与错位;

3.启用潜台词(话里有话弦外有音);

4.非语言交手(形体动作与眼神);

5.心机(心理较量);

6.找到动机形成主动被动。

核心:让人物之间冲突摩擦勾连纠缠。

 

讲评:交手不只是打架,也是一种语言和行动上的冲突和对立。交手戏要写的旗鼓相当,举例如《潜伏》《大丈夫》中的交手戏。台词上的交手是台词的艺术,在交手时要说的好看,如旁敲侧击,指鹿为马,现身说法,技巧之间的碰撞让交手变得更好看。


 

58.【动力】


好剧本充满动感和冲突,仿佛永动机。引爆点启动事件,人物动起来,最终带动观众奋不顾身奔向终点(影片结尾)。什么动力源最有力?A想当医生,B和邻居吵架,C丢了一只猫…不管写什么,须找到真正有力的动力源,人类共有的:食,性,生死,恐惧,尊严,权力,贪婪等,并将其极致化。

 

讲评:动力正如电压和重力势能一样,是紧绷着的一根弦。很多时候主人公出场没有动力和目的时,要学会快速建立动力。正如拉弓,拉弓是建立动力,拉满是动力得到了确立。,,。《雪豹》中周卫国本为富二代,但喜欢的女孩被日本人调戏于是动手杀了三个日本人,此时对日本人只是普通的仇恨。后来被父亲保释后送去当兵,作为军人的角度与日本人为敌,后来与指腹为婚的女孩产生感情,女孩在南京沦陷后眼看要被日本人掳走而周卫国身负重伤无法营救,此时女孩让周卫国打死自己,保持名节,周卫国无法下手,女孩自杀。这又给周卫国一次冲击和动力。所谓的动力很重要,但要先想如何建筑动力。一个人从初始状态的A到最终的Z是需要蓄能的,我们需要在这个山坡上挖沟,设置很多情节拐点,最后放水让动力实现,即水到渠成。

 

59.【一场戏】


一部电影是由若干可演可看的戏串联起来的,同一时空的一个段落为一场戏。


写每一场戏应注意:


1.永远是截取(不求有头有尾);

2.删去不必要的交代(怎样进门,打招呼等);

3.写有意思和有意义的;

4.找到段落戏剧任务并完成之;

5.注意本身内在节奏和在整篇里的节奏;

6.制造看点和亮点(关注)。

 

讲评:场的内容非常重要。很多新手不知道场从何开始从何结束,经常会写的很拖沓。无论有没有出入,都是视戏剧情景和戏剧任务决定的。以《大丈夫》来说,父亲发现女儿爱上了一个大二十多岁的男人后很受不了,在他第一次发现这个事情的时候肯定是说“你在哪我去找你”,这个时候父亲是带着情绪和戏剧任务(说服)进门的,观众的期待也是在于他有没有说服成功和他与女儿的周旋,这一系列都是在戏中的。所以在写的时候考虑每场戏的功能性,以及这场戏的主要任务,会让你的在写的时候思路清晰。



60.【爱上主角】


除了特殊处理,编剧应极力让观众爱上主角,爱上他才希望他圆满和胜利。


即便爱他也应注意:

1.有缺点的英雄(十全十美不可爱);

2.有理由的善良(避免抽象概念);

3.令人同情的弱小;

4.犯可以原谅的错误;

5.有底线的出位;

6.美德的收与放(不要一次性表现);

7.找到关键帧让观众彻底爱上他。

 

讲评:爱上主角的前提是主角的人物形象丰满,从文字建构出来的人物要有真实感和层次感。真实性的第二点是让此人与内心有心心相印之感,一定要是你内心中的东西在他身上的投射。这些都要落实在人物小传中。

 

61.【技巧与钱】


二者很相似,有它不是万能的,可没它是万万不能的。需要多少技巧?很多,从大的方面:

1.结构故事的技巧,就是编故事,最重要,最难!

2.设置人物的技巧,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决定剧本的厚重和张力;

3.语言的技巧,对白;

4.视听表达的技巧,电影中独特魅力;

5.电影叙述的技巧,综合前面所有。

 

讲评:只要是一种艺术门类,特别是影视剧本,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叙事方法是很重要的。观众来看这个故事,一方面是看题材,看演员,另一方面也就是最重要的是看你怎么讲故事。就写剧本来说,技巧有很多种,有如陈老师所说的,叙事情节的技巧,台词的技巧,人物设置的技巧等。其实技巧是非常多的,不推荐大家去死学、背诵,学的刻意,会让你的故事变得很刻板,可以在平时的拉片过程中体会技巧,善于运用和归纳,从平时看的影视剧中提炼出来。以叙事技巧来说,叙事技巧就是事物发生的顺序如何进行排序。代表作如:《低俗小说》、《天狗》、《心迷宫》、《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撞车》。这些电影都是以好玩有趣的叙事技巧为代表的。同时在看影片的时候做情节天书,扒段落。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技巧,比如正话反说、借古喻今、旁敲侧击、话赶话、排比等等。这些技巧需要去扒台词。



62.【小事与大事】


不能忽略的问题!剧本所写的事太小,观众觉得就他们家那点破事儿;事太大(宏观)又觉得那跟我有什么关系?重点:小事折射大事和大是大非!历史大事件都具有显见的人文价值,而每次大事件都由一个个具体的人参与。找到你剧本中的事件跟人类大事件及大是大非的必然关联,就能写出好剧本。

 

讲评:这是题材问题。并不是题材越大作品越好。题材只是一个窗口,如同月亮、地球,窗口外的是海洋还是沙漠则由你决定。对于年轻的编剧来说,不要先考虑写大事还是小事,应先积攒阅读量,建立世界观后再判断小事还是大事,可能今天的小事,在若干年后再看成为大师,相反亦是如此。所以小事和大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63.【本能】


归根到底人是被本能驱动的!若干年文明史之后,人类本能已演变幻化成千草地百花园般多姿多彩。即便如此,根依然是人的本能:生存、求偶、社交、死亡恐惧、出人头地、保卫家园、家庭依恋、追寻自由等。是否写好本能决定你的剧本

1.是否有人投拍;

2.是否有人观看;

3.是否拿奖;

4.是否走遍全世界。

 

讲评:提到本能我想推荐一本书,心理学。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马斯洛的心理学。马斯洛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意思是人的需求就像金字塔一样,越往上越小,越往下越大。很多影视剧想要表现的主题也正是如此。还有荣格的心理学,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观点。

 

64.【坏台词】


很难确定好台词的标准,且剧本不能通篇都追求写出好台词,但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写出坏台词:

1.废话,没有任何戏剧意义的话;

2.没个性的话(蒙住人名不知道是谁在说);

3.书面语(矫揉造作不自然不上口);

4.说情节(硬性交代);

5.脱离规定情景(违反特定时空逻辑);

6.违反性格;

7.乏味无趣

 

讲评:我最讨厌的坏台词是不好笑的玩笑,为了搞笑而写出的台词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放在有效的喜剧情景里。还有不走人物小转的台词,写的没有人为。有时候并不是台词的问题,是人物小传没有做透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写的不多导致台词口语化,可以试着边写边演。



65.【出场】


主角第一次出现很重要,关系到观众怀着怎样的心态(期待或烦躁)观影或是否转换频道。要点:

1.亮相,找他在事件、动作中的不一样瞬间,避免硬性介绍;

2.自然、有趣,让观众轻松接收人物信息;

3.定位,迅速展示主角社会属性(职业阶层地域境遇等);

4.迅速展示人物生存状态、活力、愿望和目标。

 

讲评:在主人公出场的时候就要用一种巧妙的方法交代他的职业身份、社会关系,他的弱点和优点。这些东西不能一样一样的展示,要以一个事件交代。可尝试整理经典电影出场的方式。

 

66.【压弹簧】


万能技巧,属编剧秘笈!希望各位得道者概不外传。核心:

1.反向使劲;

2.你给的压力越大,反弹力越大。具体使用就是,你想要什么效果,事先就努力压弹簧。你想让人物悲惨,就让他之前幸福得不得了;你想成功,就历经艰险和失败;你想表达善良,就提前误解善良摧残善良。再次提醒:方向和力度!

 

讲评:压弹簧是一个常用的方法,其实就是反转的意思。想要反转效果足够强就让它的从a点到b点的两种状态有那种特别高的那种落差。很多剧中都在使用,比如好莱坞的剧,主人公一开始都是一个生活很正常的人,然后突然射入到一个特殊的情况里,然后命运发生了一个转变,比如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王力扶写的《家常菜》黄志忠扮演男主人公一开始爱上一个女孩儿,然后女孩儿也是特别有文化,人也特别好,但是突然横遭不幸,然后他的生活就变成什么样。所谓的写剧本就是写主要人物命运的变化,主要人物内心的成长以及主要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关系表。三条线都在推进,在我们面对主要人物命运突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这种突转要变得有力,变有力就要营造他之前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之后状态得到更强有力的一种体现。

 


67.【真实与可信】


长期困扰编剧的问题。其实,我们追求的真实(通常被称为艺术真实)应理解为:可信并传神。要素:

1.符合逻辑(前提可以是假的,但逻辑无懈可击);

2.充满生活细节;

3.与人类共有的感情和体验相吻合;

4.排除生活中非本质的干扰因素(垃圾);

5.截取甚至强化生活中体现本质的特征和要素。

总之就是姜伟导演说的“像不像”,而非“是不是”。

 

讲评:关于真实与可信,其实早在李渔先生的《闲情偶寄》的《词曲部》里就说道,“传奇者,何为之传奇。”传奇首先第一是苟能传,第二是奇是得已之传。影视剧其实就是这样。它说到底还是传奇。所谓传奇,首先是它在生活中不多见,这种生活中的不多见并不是在生活中没有,而是生活中并没有那么集中的密集地出现了一种矛盾、冲突和状态。因此传奇并不是UFO或者鬼。比如一个人身上集中了很多有趣的性格,但是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电视上这样的人是比比皆是,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性格特点,所以这是第一点,人物是一种高度个性明面化。第二就事件矛盾密集度,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少,甚至没有,但在影视剧里每一场戏都有它的功能每一集都好几个时间转折。无论从人物还是从叙事看,那么它的真实性是什么样的?所以说,真实有两个层面:首先是我们的现实真实就是我们依存的这个世界,第二种真实,就是影像真实,也就是影视剧里呈现出了那个真实。这两个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做到完全的背反。因为影视剧里完全可以做一个跟现实生活没有关系的事情。比如《昆虫世界》《玩具总动员》《外星人》《未来》好像跟现实没有关系,但实际上你会发现不管是《昆虫》《玩具总动员》还是《未来银河系》,都会依存很多原则、法则,其实很多逻辑还是脱胎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我们影视创作的源泉,这是没有办法去摆脱。那么对于真实来说,我们可以让作品去依托于现实的逻辑但是表达的是另外一种故事,比如说未来,科幻世界,我们可以去把现实中的生活更加凝练的去表达,所以说影像真实跟现实真实它彼此的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影像真实是依存于现实真实,但是他表达的这种包容度,并不尽相同。那么我们在创作的时候就会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把故事是特别离奇,但是这种离奇好像我们觉得这是得以让故事成为传奇种方式。有的人把人物写的特别的离奇,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不管你写出什么样的故事,你的离奇和新奇都只是技术层面、技巧层面。但是实际故事精神内核还是一个现实层面的东西,还是要依托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还是要依托于整个人类、整个国家或者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要满足集体无意识的期待,所以说很多虚构或者离奇都是技术层面。

 

68.【负面人物】


必须有坏蛋(称反面人物带政治性)!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戏非常难写,也非常难看!有坏蛋是生活常态更是戏剧的需要。坏蛋须写得:

1.足够的坏(尤其对好人主角);

2.坏得有缘有故(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和坏);

3.多面体(不一定写成善人);

4.必须是人(写成魔鬼是推卸责任);

5.有攻击性。

 

讲评:反面人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因为影视剧情绝大多数都是正面就是反面角色,。那么写反面角色有几个特点,第一,你要让他的这种坏或者对主人公的阻挠,要有一套自己完整的逻辑。他为什么是坏?坏一定是有他的一套逻辑的。这套逻辑是要在她内心做完整的。不能因为坏所以坏,这是一种很幼稚这种想法。每个坏人其实都是有自己做所有事情的逻辑,他们都是在说服自己。请你的坏人编出他的信仰、他的逻辑。第二就是坏人他有自己事业上还有他私生活的一面,请做出他们的多面性。,他生活中非常的德国绅士,比如《我们的父辈》这部电影,一共三部,有个女孩儿她找一个情人--德国军官,他在生活中温文尔雅,对妻子、对孩子都非常好,。这种生活中、工作中不同的层面也要展现,这样就显得很立体。其实做反面人物的最重要的就是他的逻辑是什么?有的反面人物就是要当王,取代王子然后自己能当王。有的是那种元素怪,内心拥有洪荒之力但是他自己又像小孩,并不明事理,就处于半妖半人的状态,那么这种坏人他最后都会有一个人性化的觉醒,他在被妖化的时候会被坏人利用,然后被主人公感动以后,他有人性的觉醒并且选择牺牲自己来救这个世界,因此坏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心理层面,所以坏人也应该有理想,有生活。个人觉得从电影里来说对描写反面人物,比如说日本人写的就是《鬼子来了》,如果您把《鬼子来了》看透了的话,你会觉得他对这种日本军人心理层面的描写非常到位的,类似的描写日本军人的比较好的几个电影还有《晚钟》《葵花香》。


 

69.【拷问主角】


开写之前先确定主角并提问:

1.为什么写他(主题)?

2.他想干嘛结果怎样(动作与结局)?

3.他最大的危机(高潮)?

4.他的敌人和朋友?

5.他的常态?

6.性格与众不同?

7.致命的软肋?

8.最大梦想?

9.最大恐惧?

10.最珍惜的人和物?

11.原始动力(内心不可抗冲动);

12.他有趣吗?

13.是否让人意外?

 

讲评:其实还是一个主人公设置人物小传。就算你写到的是他十八到三十五岁,请从他的三岁开始写甚至是从他零岁开始写,甚至从他的父亲开始写甚至从他的爷爷开始写。因为这个主人公,在此时呈现出的一切往往是由他的成长,由他的父辈甚至由他的家世背景素决定的,还有就是每个人都有他的现实层面,但是又他内心的被压抑的层面。请把他心里不同的层面写出来,还有一点就是人物跟其他的人物有一种高度识别度,这种高识别度不是说他的外在不同。

 

70.【常态与非常态】


生活常态无故事,编剧任务是讲人生常态中发生的一个或数个非常态段落。其线性走向为:

1.开场常态(交代信息引入情景认识人物营造氛围确定风格);

2.触发事件或因素打破常态(第一拐点,激发观众期待);

3.推波助澜非常态;

4.激化危机并解决之(高潮,最后拐点);

5.恢复常态(结局)。

 

讲评:这个常态和非常态,其实就是平衡和不平衡,其实一个故事就像天平一样一开始是平衡的。一定是因为一个情节,这个情节就像砝码一样,在天平的一边放了一个砝码,这个天平就会倾斜,一倾斜,这个故事平衡被打破,所以一头翘一头起一头圈儿里头起。这故事就会越来越冲突,冲突越来越多,当所有砝码都放完了就达到一个理想状态,那么就又恢复了一个正常状态。



结语:本期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期是有关不同类型影片的讲解,记得收藏哦!


原作者:陈秋平



陈秋平,资深影视编剧、导演,文学翻译,影评人。,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理事,北京东方全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文学总监。参与作品:《至爱无声》、《妈妈的礼物》、《父与子》、《小月的故事》、《养父》、《故乡的云》、《飞歌的夏天》、《壮士出川》、《大牧歌》、《芬芳树》、《婚姻倒计时》、《父亲和我》、《说好不恋爱》、《非常在乎你》。网络举办《陈秋平系列讲座》(分享编剧技巧);发表网文《编剧技巧分享(系列)》;理论专著《故事对话》(光明日报出版社)。

 

福利讲解人:张珂



张珂,33岁,甘肃兰州人,毕业于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本科,电影学硕士,硕士导师为中国金牌剧作家邹静之先生。新三板企业中汇影业旗下中汇安之工作室总监、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会会员,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员、西部电影集团顾问。先后供职于重庆广电集团、张国立先生的国立常升影视、邹静之工作室等制播机构。参与编剧作品《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万卷楼》(获第28届飞天奖)、《皮五传奇》(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年度优秀编剧作品)、《江南四大才子》、《天山狼道》、《荒岛迷踪》、《聂隐娘》、《猎虎》,电影《大沙河会记得》、《兵马俑复活》;执导纪录片《青春墓园》先后在云之南纪录电影节、香港华语纪录片节、台北国际纪录片影展获奖和展映,被全球十余所学术机构收藏。多次担任西安国际影像节等比赛和影展评委。


E / N / D


招聘

商务助理、编剧经纪人、法务专员、影视策划(项目评估)、产业记者(兼职)、文案策划 —— 2-3年影视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简历与作品投递至hr@bianjubang.com

公司、项目合作 ◇ gangqinshi01

项目、影视宣传合作  rene0602

编剧经纪、剧本代理 ◇ zqy24680

回复“我要加入分会”加入编剧帮全球分会

投稿  yunying@bianjubang.com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百度百家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